2025年4月18日至4月26日,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北京顺利举行。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讲好新时代文化中国故事,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辟“文化中国”板块,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、中国传媒大学、山东国际传播中心联合评审。其中,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张益凤导演团队(张益凤、刘后德、裴朦、张笑函、戴丰泽)联合创作的短视频作品《孔子故里的古典学赓续延绵》,在短视频单元“文化中国”板块中荣获三等奖,张益凤代表导演团队受邀前往北京参加颁奖典礼。


《孔子故里的古典学赓续延绵》以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创新的视听表达,全景展现儒学院在古典学术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,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。作品以孔子故里为叙事起点,系统梳理我院在古籍整理、经典阐释、学术出版等领域的标志性成果: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构建起中华古籍存藏的完整体系,填补了国际汉籍文献研究的空白;历时36年编撰的《杜甫全集校注》堪称当代集部文献整理的典范;《两汉全书》汇集两汉文献精粹,为历史研究提供权威参考;《文史哲》系列丛书与《二十世纪史学编年》则分别从学术思想史与史学史维度,勾勒出中国人文学术的百年脉络……累累硕果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,更是对中华文明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
2024年,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以“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”为主题,倡导从古典文明中汲取智慧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学理根基。我院主创团队表示,参展作品的策划初衷,正是源于承办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时对会议主题的深刻共鸣:《孔子故里的古典学赓续延绵》紧扣大会精神,以古典文明研究为纽带,既回溯儒家思想之源,又阐释其在当代世界的启示价值。通过呈现古籍整理工程的严谨考据、儒学研究的创新阐释,以及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,影片生动诠释了“让千年文脉活在当下”的使命担当,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中国范例。“这部作品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展示,更是对山东大学儒学院使命的自觉回应。”张益凤老师在采访环节由衷说道。


在全球化语境下,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学术理念,积极推动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。《孔子故里的古典学赓续延绵》以国际化视听语言,将古籍修复、学术研讨、成果出版等场景凝练为具象符号,向世界传递中国学者的坚守与创新。参展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化宣传片,更是一份学术宣言,它昭示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以学术守护文明根脉、以创新激活传统价值的坚定信念。今后,儒学院将继续深耕古典学术沃土,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异彩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东方智慧。

文:陈萌萌
图:电影节组委会